1998  > 1998年总第2辑

银行业与电脑2000年问题

  
随着21世纪的逼近,电脑2000年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所谓2000年问题(又称“千年问题”、“00问题”、“千年虫问题”),是由计算机年份设置不当引起的。本世纪中期,计算机程序开始投入使用。由于当时计算机的存储信息能力极为有限,为了节约存储空间,专家们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确定使用6位数码表示年月日(MM-DD-YY),分别用“MM”两位表示月份,“DD”两位表示日期,“YY”两位表示年份,例如07-10-98就表示1998年7月10日。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种设计存在重大的潜在缺陷,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到公元2000年,“YY”将变为“00”,那时使用这种6位数码日期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和程序将因无法分辨是2000年还是1900年而将出现混乱甚至陷于瘫痪。
  目前,各国政府和业界纷纷投入巨资,集结大批技术人员力图解决电脑2000年问题。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的最新估计,单美国解除计算机2000年问题所需付出的代价就将达500亿美元,而全世界为此消耗的时间和金钱可能达到6000亿美元。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八国首脑会议也在联合公报中承认2000年问题是对国际社会的重大挑战,八国首脑“同意采取进一步的紧急措施,并同意在彼此之间以及与他国共享信息,这将有助于预防千年虫问题的近期和远期干扰”。
  国际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如果不作修正,电脑2000年问题将可能对金融服务、防务、交通、电信、航空、能源和环境等部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这些部门工作的瘫痪。其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全球银行业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计算机化,银行业务的绝大多数环节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各银行的重要信息档案也多是储存在电脑内。因此,电脑2000年问题一旦发作,银行业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轻则可能造成银行帐目的出错和混乱,重则可能使各银行的结算系统彻底瘫痪,进而使国际金融活动完全停顿。
  此外,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已经结为一体、同步运作,金融活动以电子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进行,全球各主要商业银行都已通过计算机网络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交流信息、开展业务。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电子金融环境下,银行仅仅确保自身电脑系统能安全无误地解决2000年问题还远远不够。因为其他银行以及银行的客户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同样会影响到已经解决其电脑系统2000年问题的银行。要彻底地解决电脑2000年问题,不是一家银行或一国的银行可以做到的,必须通过全球银行业的通力协作、一致行动,才能保证整个世界金融网络系统不会受到2000年问题的打击。
  鉴于电脑2000年问题对金融业的影响非常大,今年5月,国际清算银行也已成立一个联合顾问委员会,以确保国际金融界对电脑2000年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分享有关监督管理方面的资源,协商可能采取的措施,并作为各国金融界在2000年问题方面行动的联络中心。顾问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包括,汇总全球金融市场为解决2000年问题所做的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协助和支持有关金融机构进行2000年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的试验。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它将监察并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全球金融界为解决电脑2000年问题所进行的工作。
  2000年问题在国外已经引起了一些问题。在英国的一家超市,计算机将保质期超过2000年的食品认为是本世纪初生产的,已经过期了近一个世纪,因此发出命令将这些食品倒掉。在美国底特律,还发生了首宗涉及2000年问题的诉讼。1996年4月起,作为原告的一家农产品供应公司发现其购买的收款机无法辨认有效期在2000年以后的银行信用卡,进而接连发生数据丢失、电脑死机、报表错误等等故障,给原告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违约、销售明知有瑕疵的产品以及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犯有未尽注意义务的过失等法律责任。
  2000年问题对我国银行业的破坏性影响同样不可低估。目前我国银行对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装备和软件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扩大,银行各分理处、储蓄所的终端电脑设备都存在2000年问题的隐忧。如果到时不把问题解决好,银行可能就会瘫痪。今年年初,国内已发生了某银行发行的有效期为两年的信用卡连连被机器吞吃的事件,2000年问题已经向中国银行界敲响了警钟。现在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工商行、农行、建行等)也都已经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着手解决2000年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内银行业界在与计算机硬件设备供应商和软件公司进行2000年问题解决方案(硬件升级与更换,软件系统升级)的谈判时,最好能够集体联合起来进行一揽子的框架谈判,协调一致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无疑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借此契机建立起我国银行业标准文档系统和合理运作系统,从而改变现在金融业用户多品牌、多软件平台环境、系统结构复杂不统一的杂乱局面。另外,金融业界还应该密切注意国内外有关2000年问题所引起的法律诉讼方面的进展,因为像2000年问题那样的高科技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究竟是由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商还是由作为用户的金融机构自己承担,在法律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但又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问题。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