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法苑 > 过刊
2020总第102辑
-
万子芊
摘要: 趣步因涉嫌非法传销、 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引发市场关注。趣步中的走路赚取糖果, 拉人提高糖果收益, 花钱购买糖果、 商品, 付费谋求城市合伙人称号等模式, 可以归纳为 “ 走路→产出糖果→糖果” 置换为 “ GHT→交易 GHT 赚钱获利” 。以形式要件加实质要件为判断标准, 趣步支付实名认证费后领免费任务… -
程海宁
摘要: 曾经火极一时的趣步 APP 因涉嫌传销、 非法集资、 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 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趣步帝国处于崩塌边缘。对其运营模式本质的讨论和争议在其发展和存续期间一直不断, 其中一些观点认为趣步模式不构成 ( 或在很大程度上不构成) 传销。仔细梳理分析可以发现, 趣步模式就是彻头彻尾的非法传销… -
《资管新规》第一案评析——规避监管型通道业务中的合同效力认定
沈心怡
摘要: 此案是《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对其内容进行直接援用和认可的第一案。最高人民法院虽然依据“过渡期”的规定最终认定案涉合同有效,但却回避了一些具体问题:案涉信托贷款业务是否违反《资管新规》的监管政策,以及若违反了监管政策,是否会影响本案交易合同的效力。在对案涉信托贷款业务的交易结构、… -
蒋瀚云
摘要: 本案作为一向以“安全”、“规范”著称的电票业务出现的第一单风险事件,不仅打破了电票“零案件”的记录,而且反映出了票据市场及银行电票业务蓬勃发展背后的一些问题与隐患。本文根据现有披露信息,首先梳理案件基本情况,其次从持票人的损失补偿问题和出票人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入手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最后对本… -
戴若云
摘要: 2017年度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十大案例之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交易纠纷一案,是首例通过解除合同实现永续债提前还本付息的案件。法院试图借助司法裁量支持永续债持有人主张解除合同的请求,然而这一尝试并不成功。对于永续债提前还本付息的请求,合同法无法提供清… -
彭粒一
摘要: 通说认为,银行存款属于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当支付指令完成时,汇款人仅能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方式获得一项债权性救济。为检验通说在实践案例中是否得以遵循,本文以“执行异议之诉”为切入点,细致筛出45个案例进行整理。通过梳理归纳,本文发现各级法院并非一成不变地赋予汇款人一项债权性救济;在某些特… -
收益权之争落定?通道业务不担责?——评南昌农商行诉内蒙古银行一案
毛升平
摘要: 最高院近期披露的南昌农商行诉内蒙古银行一案, 涉及资产收益权、 通道业务等资产管理领域的热门议题。首先, 最高院对收益权的认可有理有据, 但论述中使用的权能说仅为说明债券收益权区分于债券本身, 不应扩大解释为对实务中广泛使用的 “ 收益权” 概念作出了理论定性。其次, 借户交易的核心在于账户名义人与… -
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下的 “创始人—投资者天平”——兼评科创板中的差异化表决权结构
白芸
摘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差异化表决权结构的优点及问题, 阐明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制度优势, 并从域外实证研究中总结出该结构下公司发展的周期规律; 其次指出了差异化表决权结构下的投资者保护原则, 即应根据公司发展的周期, 在结构设置时、 公司运营过程中和特别表决权行使时选择合适的 “ 创始人—投资者保护天平” 上… -
张迈
摘要: 作为公司并购重组的关键一环, 对价支付工具的选择是交易双方博弈的重要领域。恰当的支付工具能够增加并购交易的谈判弹性, 均衡并购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 促进交易的达成。目前, 中国并购市场的对价支付工具仍以现金和股份为主, 但传统的现金支付和股份支付的弊病和交易双方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显… -
从支持起诉到公益诉讼:新《证券法》实施下投资者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出路
范卫国
摘要: 投服中心提起的证券支持起诉在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存在运作程序不明、诉讼角色混同、法益保护片面和衔接机制失灵等问题。当前,中央拓展公益诉讼范围的要求、证券侵权纠纷的聚合公益属性以及公益诉讼适用范围的“等外”扩张实践为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置提供了政策、理论及实践依据。为实现保护… -
沈伟,靳思远
摘要: 调解是以非诉方式解决证券期货纠纷的重要途径,在证券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普遍适用,与传统的诉讼、仲裁制度相比,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愿、简便高效、成本低廉、强调保密和以和为贵等优势。在投资者法律意识增强、金融纠纷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更为有效地解决证券期货纠纷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一环。尽管在规范性… -
陈冠男
摘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作为法律明确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之一,对民商事活动具有深刻影响。当前金融领域司法实践中,该条款适用的模糊性对市场活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相对较大,在金融商事领域,公共利益条款还具备宏观调控属性,决定了该条款审慎适用的要求。由于金融活动多不涉及公序良俗,该领域… -
江海洋
摘要: 司法裁判文书数据显示,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占据了信用卡诈骗罪总量的绝对比重, 2018 年司法解释修改生效后,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数量及比重都有所下降, 但是还是占据了信用卡诈骗罪总量的一半以上。为此, 有必要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进行限缩解释。首先, 在判定是否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
做空报告监管的“南橘北枳”——论中国信息型操纵市场规则的建立
王彦光
摘要: 积极做空者具有监督上市公司和操纵市场的双重属性,其合法性边界是证券法的重要问题。在以经济秩序为原则的香港法中,积极做空者被纳入“四要件”分析框架。在以表达自由为原则的美国法中,积极做空者则以有无显示“内幕信息”作为合法性边界。美港两地法律规则“上层建筑”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香港与美国两地的“经济… -
无偿泄密是内幕交易吗?——对美国泄密型内幕交易中个人利益标准的反思
朱子琳
摘要: 对于泄密型内幕交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在1983年的Dirks案中确立了个人利益标准,即受密者的内幕交易责任取决于泄密者是否从泄密中获取了个人利益;当泄密者将内幕信息无偿赠与给从事证券交易的亲友时,可以推定泄密者谋取了个人利益;该推定在2016年最高法院对Salman案的判决中被进一步… -
美国上市公司发行无表决权股票探究——以Snap Inc.上市为例
赵嘉宁
摘要: 2017 年 3 月, 美国互联网服务商 Snap 公司以全部向公众发行无表决权股票的方式在纽约交易所上市, 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例。在法律效果层面, 一方面, 在美国公司法下, 无表决权股票的表决权以及公司治理权利通常受到限制, 然而对于一些可能对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法便赋予了无表决权股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