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法苑 > 过刊
金融法苑 2018年总第97辑
-
吴志攀
摘要: 北大金融法中心已经走过25年的路程,中心的老师和同学,长期以来都非常努力,工作也非常辛苦,在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等方面都贡献良多。正因为许多年来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奉献,才迎来了今天值得纪念的时刻,在此我对所有老师和同学深表感谢。 我们的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学术机构,纪念她的25周年的最好方式,依… -
“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2018年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春季论坛会议实录开幕式
白建军;张守文
摘要: 开幕式 主持人发言:白建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致开幕词: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时任法学院院长) ?本次论坛于2018年6月9日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凯原楼召开,共有200多人参与了此次盛会。嘉宾所作发言,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嘉宾所在... -
王涌;刘燕;周伦军;李宪明;周小明
摘要: 王涌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谢谢各位,感谢主持人把我作为第一个发言人,享受一下“靶子”的座位。 我发言的题目是《资管业的基本法应当是〈信托法〉》。资管业在中国目前是一个金额非常庞大的行业,资管总金额达到了100万亿元人民币,剔除其中重复计算、交叉持有... -
潘东;黄德龙;雷继平;邢会强
摘要: 银行理财转型的挑战与法律困惑 潘东 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一、银行理财的历史与现状 从2004年银行理财诞生以来,银行理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理财1.0到理财3.0。理财1.0是“起步发展期”,起点是2004年2月2日,当时中国光大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只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标志着银行理财时代的开启。中国老… -
韩文博;魏恩遒;陈娟;张昕;李文莉
摘要: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韩文博 中国建设银行法律事务部{处长} 各位好,我是来自银行的代表,但我不能代表银行,所有观点都是个人意见,供大家批评指正。以下我从四个方面谈一下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一、银行资管产品的基本模式 &... -
柳玲;甘娟;莫丽梅
摘要: 彭冰: 前面几个单元讨论了《资管新规》这个复杂的问题,我听下来的感觉是重点要领会领导精神。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个朋友跟我说,行业内大家学习《资管新规》重点在于领会精神。刚才监管部门的同志已经说了后面还有好多细则要制定,大家可以慢慢学习。领导经常说“既要……又要……”,这个“既要又要”会产生很大问题,实际上… -
蔡奕;邓纲;刘伟明;肖宇;管晓峰;李祝用
摘要: 李祝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律总监) 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制度的完善 蔡奕 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个人的从业经历比较复杂,干过研究,搞过监管,现在进入公募基金资管行业。我实际上是三种角色的结合:研究的常兵、监管的老兵... -
洪艳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兼《金融法苑》主编)
摘要: 终于到了这个时刻,看到大家仍没有散场,非常令人感动。今天论坛的议题非常丰富,总共设置了五个单元,有二三十位嘉宾作了精彩的演讲,令人收获颇丰。我们看到嘉宾们慷慨陈词,倾囊相授,在这一过程中有思想的交流,更有观点的共识。今天是星期六,论坛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现在快18点,时间超过8个小时,我想是嘉宾们… -
路贺
摘要: 一、银行理财委外投资的发展与问题 (一)银行理财委外投资的历史与现状 按照一般理解,银行委外投资[1]是银行将理财资金或自有资金委托给银行体系之外的基金、证券、保险和私募等机构,双方约定收益率,后者对日常投资承担主动管理或投资顾问职责的业务模式。[2] 从运作方式看,委... -
万子芊
摘要: 一、引言 在2017年11月17日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约半年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稿(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终于在2018年4月27日公布。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控制杠杆、限制产品分级、限制通道业务、消除多层嵌套等规定体现出金融监管部门坚持严… -
刘进一
摘要: 引言 2017年5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布了对新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沃基金)专户风控缺陷的监管措施决定,并强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从事资管业务应坚持资管业务本源,谨慎勤勉履行管理人职责,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所谓‘通道业务’。”[1]一时间,媒体上满目“通… -
李逸斯
摘要: 近年来,私募基金业迅猛增长,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其违法违规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以投资顾问、通道业务等方式通过结构化产品扩大规模,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1]在证监会通报的2017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广州穗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穗富)系列违法违… -
严婉怡
摘要: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落地。《指导意见》第十一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产品资金直接投资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金融管理部门另行制定。”该条留下了一定的空白,存在着较多的解释空间。 信贷资产受益权… -
白芸
摘要: 一、分级资管产品的定义、运作逻辑和法律定性 (一)分级资管产品的定义 分级资管产品,又称结构化产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瑞士、德国市场尤为发达。[1]在我国,自2013年3月《证券公司债务融资工具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布以后,多家券商通过集合资产管理渠道发行了多个不同特征的结构化产品... -
陈珺;吕琦
摘要: 一、缘起 有限合伙,作为与公司制、契约制齐名的三大私募法律形式之一,是英美法下常用的资产管理工具。[1]在我国以2018年4月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为标志构建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体系里,作为私募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需适用该规定[2]:一… -
张心雨
摘要: 一、从非标到非非标 (一)非标业务从兴起到压制 非标又称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与标准化债权资产(如债券)相对立,并非严格的金融术语,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的定义。2013年公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文,以下简称8号文)曾将之定义为未在银行间... -
邓纲
摘要: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猛,从2012年到2017年,金融机构广义的资产管理规模从18万亿元左右增加到100万亿元左右,[1]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约250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处于同一数量级。[2]在资管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刚性兑付犹如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隐忧。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发文力图消… -
彭思涵
摘要: 一、引言 自《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公布以来,相关探讨不绝于耳。既有分析侧重于刚性兑付、资金池等而较少提及第四、第十二条的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其原因可能在于,相较强规制力度的禁止性规范,仅涉及如何行为的披露规则尚难对机构的业务过渡带来影响。尽管如此,信息披露仍属重… -
汪逸舟
摘要: 一、资管产品资产托管现状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新规》)第十四条规定:“本意见发布后,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资产应当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过渡期内,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可以托管本行理财产品,但应当为… -
陈娟
摘要: 2016年至今,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穿透监管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一行三会”的政策文件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与中国大范围实施穿透监管的实践不同,英美国家仅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如反洗钱)实施穿透;在大部分情形下仅涉及一层穿透,不会普遍要求看穿至最终的投资者和底层资产。[1] 中外截然不同的政策是否有…